書架
大道無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八十一章(1/6)

第 八 十 一 章 原 文


信言 [1] 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 [2] ,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 [3] ,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 [4] ,己愈有 [5] ;


既以與 [6] 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注 釋


[1]信言:誠實可靠的話。


[2]辯:巧辯,善於運用辭令。


[3]博:炫耀。黃瑞雲先生注:“‘博’與‘溥’同義,布也,陳也,此處猶言炫耀。”


[4]既以為人:盡全力幫助別人。


[5]有:富有。


[6]與:給予。 譯 文


誠實、可靠的話並沒有什麽溢美之詞,華而不實的漂亮話不值得信賴。


善良的人不會去巧辯,滿口辭令的人不善良。


有真知灼見的人不炫耀自己,炫耀自己的人,都見識淺薄。


聖人不把自己的知識積攢起來,留給自己用,越是盡自己所能的去幫助別人,越是不會缺少;幫助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自然的規律是,為萬物的發展提供便利,而不去傷害它們;聖人的處世之道是,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去與人爭長論短。 闡 述


美與信,善與辯,知與博,這些範疇在老子的思想視野中,是矛盾對立的一組組關係。事物的表麵現象和內在實質往往是不一致的。我們最愛打趣的一句話就是:小偷從來不說自己是小偷。小偷必定要偽裝,總會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以便自己能順利得手。所以,我們對似是而非的表象要小心,要提防。


這一章的矛盾對立關係,老子之所以說得這麽絕對,就是在矯枉過正,想讓你有穿透表麵現象的眼力。這個世界的本相往往會被很多假象遮蔽,所以,你要小心,還要留心。例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無非是告訴我們,信實的言論多是樸實的,所以聽起來可能不怎麽好聽;甘美的話頭有很多修飾性的東西——比如電視購物節目中的導購員往往會有極其興奮的表情和聲嘶力竭的嗓音,裝腔作勢大喊大叫——看起來很“美”,實際上並不怎麽可信。


美言,聽起來好,但並不一定管用。真誠信實的話往往不中聽,但往往因為合乎情理而產生實際效果。這就是所謂的“忠言逆耳利於行”。


誠實的人說到做到,無須用美麗的言辭來裝飾自己。心中有鬼,心存欺詐的人,為了取信於人,常常是用各種動聽的語言把自己偽裝起來。但格言畢竟隻是格言,生活是複雜的,因此不可絕對化。但是有一點是根本而不可更改的,那就是批評的言辭或是過度讚美等並非真誠的言辭,是絕對沒有市場的。


美好的東西想要占為己有,並且希望占有的越多越好,這是自古以來人都有的強烈欲望之一。但是老子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是說聖人不囤積為自己用,相反總是考慮他人,越是這樣自己就擁有的越多;給予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這即如儒家所說的“成人成己”,成就他人其實也就是在成就自己。世界上有矛盾對立的關係,這一關係又可以是相反相成的。


老子在本章的結語中,又把我們的思緒聚焦到“天道”和“人道”。“人道”可以逆推到“天道”,以獲得合理性的論證,同時“天道”的“利而不害”可以推衍至“人道”中,轉化為“為而弗爭”。不爭,就是不私自占有,不斷幫助他人,成就人世間的大愛。


紛亂的世界有太多的紛爭,為名,為利;有太多的算計,為“芝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