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伊拉克風雲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二十六章 鳳凰(2/3)

中國缺少的成品、原材料。


但一夜之間,中蘇交惡,大部分的技術資料並沒有到手,到手的資料也有很多錯誤,真正有用的就隻有幾架樣機。究竟中國能否造出米格-2飛機,負責此項目的沈飛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能!照貓畫虎也要造出來!


這是一段痛苦而偉大的日子,忍受著自然災害帶來饑餓,中**工人員以堅定的愛國主義和百折不撓的鑽研精神開始了中國版米格-2的研製工作。9年中國勇敢的開始對米格-2進行係統的“技術摸透”,並賦予這一新殲擊機代號“2式”。


“技術摸透”的步驟,首先是根據仿製需要,摸清主要的生產技術問題,包括技術關鍵和材料;其次是仿製,通過必要的試驗研究,摸透其設計思想、設計方法和技術特點。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對米格-2的“技術摸透”中,完成了飛機強度計算報告的校核、機頭錐強度計算、機翼的強度與剛度計算、飛機戰鬥性能分析、空氣動力特性校驗計算等39項課題;進行了27項3300次高低速吹風試驗;安排了進氣道、飛機共振、座椅地麵彈射、飛行等4項試驗。


這些東西全是在自己沒有絲毫的經驗和基礎上進行的,通過艱苦的計算和試驗,中**工設計人員一方麵補充和校核了設計技術資料,同時也學習和掌握著原設計的方法,為自已積累著經驗。


中國人不僅僅限於仿製蘇聯的成品,他們同一時間開展對西方國家飛機的分析研究,兼收並蓄,吸取諸家之長。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前後對5種殲擊機和高空偵察機進行係統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報告,繪製了部分圖紙,搜集整理了某些飛機可供借鑒的技術。沈陽飛機廠和發動機廠還在試製中逐一解決了鈦合金件成型、整體壁板化學銑切、整體機頭罩加工、整體密封油箱裝配、非金屬蜂窩錐體製造等工藝技術關鍵,完成了各項技術攻關。


這一切工作都是在自然災害等外來因素的幹擾下完成的,很多技術人員餓的全身無力,甚至連爬上飛機的力氣都沒有;經常有人手持量具,暈倒在飛機上,然而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他們試製成功了2種新合金、塗層等新材料,試驗並掌握了4項新技術和新工藝,完全摸透了整架飛機的設計製造工作。


94年,國產2式飛機一飛衝天,正式改名殲-7。現場的無數中**工人員淚流滿麵,這架飛起的戰機不是一架普通的飛機,它是寄托一個民族,一個大國精神的產物,是飛行在世界東方永遠不屈的不死鳳凰。


當雷耶爾開始熟悉這架飛機時,他以自己飛行員的敏感感覺到了這架血統並不純正的戰機身上桀驁的靈魂和獨特的品質。它不象傳統的米格-2主要強調高空高速的飛行性能,它的進氣道調節錐和唇口的圓弧半徑都與米格-2不同,發動機也有所區別。這意味著它有著更強的低速空中格鬥能力,它並不象蘇聯的同型戰機一樣用於截擊,而是用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