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歐洲大曆史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六卷 歐洲史與世界史之混合(1/6)

第六卷 歐洲史與世界史之混合 第二十三章歐洲勢力之擴充及西方文明之傳布 1.交通機關之改良


歐洲之海外商業 歐洲自實業革命以來工商諸業蒸蒸日上製造之品足以供給歐洲自用而有餘。故歐洲人常覓新市場於世界之各部。因欲與遠東通商,遂引起美洲之發見。至十九世紀時英國、法國、德國三國之製造品已通銷於中國、印度及太平洋上諸島中。此種世界通商實為曆史上大事之一;因歐洲人之殖民於海外與亞非二洲市場之壟斷莫不因世界商業而發生。歐洲各國間因之遂不免有互相競爭之跡,一九一四年之大戰此亦為其一因。


輪船之發明及其應用 自蒸汽機發明以來運輸物品費省而便利,商業上之發展益為促進。輪船鐵道合而造成世界為一大市場。應用蒸汽機以航海久已有人研究及之,然第一次之成功則為美國人福爾敦(Robert Fulton)之力。彼於一八○七年春間將其新造之輪船名克勒芒(Clermont)者下水。是年秋間“新水怪”駛至奧爾巴尼(Albany)。至於輪船之橫渡大洋則始於一八一九年之輪船名塞芬那(Savannah)者。此船由塞芬那向英國之利物浦(Liverpool)而行,前後凡二十五天而達於英國,同時並張帆以助之。一八三八年有輪船名“大西”者自英國之布裏斯它爾(Bristol)至美國之紐約,凡需時十五天十小時,此船載重一千三百七十八噸,長二百十二尺,每日須煤三十六噸,其時各國人士無不驚其神速。至今披覽世界商業地圖,則各地無不有一定之航線,載人或運貨之定期輪船不可勝數,大部分皆較“大西”為巨。


蘇彝士運河之鑿成 昔日歐亞兩洲之交通需時甚久,自蘇彝士(Suez)海股開通之後地中海與印度洋遂互相聯接。蘇彝士運河之開鑿法國之名工程師雷塞布(Ferdinand de Lesseps)實總其成。凡需時十年而工竣,時一八六九年十一月也。至今每年經過此河之船隻數在五千艘以上,不必再如昔日之遠繞好望角矣。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Panama)運河之開鑿始於一八八一年雷塞布所組織之法國公司。然發起此事之人有行賄法國國會之舉,而工程之進行亦複不得其方。此事於一八九二年暴露,公司遂被解散。一九○二年美國國會議決由總統以美幣四千萬元購法國公司之財產。美國乃與哥倫比亞共和國協商開鑿運河之事,不得要領。一九○三年巴拿馬地方脫離哥倫比亞而獨立,美國總統羅斯福(Roosevelt)急承認之,遂與新共和國締結運河區域之約。不久美國政府即繼續法國人之工程,至一九一五年而告成。


機車之發明 海上運輸既以輪船代替昔日之帆船,昔日陸地貨物之以牛馬拖運或以輪船運輸者不久亦以機車代之。機車之發明正與紡機與蒸汽機同,經過多次之試驗方告成功。發明之人厥惟斯蒂芬孫其人(一七八一年至一八四八年)。


斯蒂芬孫與英國鐵道 一八一四年斯蒂芬孫始造小機車名巴芬比來(Buffing Billy)備礦區之用。一八二五年彼得英國國會之允許,在英國北部斯拖克敦(Stockton)與達林敦(Darlington)間造鐵道一條以載人而運貨。其時利物浦與曼徹斯特間亦有修築鐵道之舉,機車之參預競爭者凡五,而斯蒂芬孫所造之洛克脫(Rocket)得選,此路於一八三○年正式開通。此有名之機車重約七噸,每小時平均行十三英裏,與今日重百噸每小時行五十英裏之機車相較,相去遠矣。此後十五年間,利物浦、曼徹斯特、北明翰,與倫敦之間均通鐵道。至十九世紀末年大不列顛島中已有鐵道二萬二千英裏,每年平均載客一千萬人以上。


德法之鐵道 法國之有鐵道始於一八二八年;德國則始於一八三五年,然因其時國內四分五裂之故不甚發達。至於今日則歐洲一處已共有鐵道二十餘萬英裏。


鐵道政策 非亞二洲鐵道之建築進行亦甚迅速,為輸入西方製造品及礦產之機關。橫斷歐亞二洲大陸之西伯利亞鐵道吾人已述及之。俄羅斯亦並向南建築鐵道以達波斯與阿富汗;英屬印度約有鐵道三萬五千英裏。即非洲內陸之森林與平原之中在十九世紀中歐洲人足跡所未到者至今亦複鐵道縱橫以千裏計。此種鐵道極為重要,蓋主有鐵道者每有監督鐵道所經地方之經濟與政治生活之權也。故歐洲各國對於鐵道尚未發達之國莫不爭先恐後以投資興築。如中國與土耳其之鐵道極為重要,歐洲各國互相競爭,為歐洲大戰爭原因之一。


便士郵費 與世界商業有密切關係者除鐵道、輪船外,尚有郵政、電話、電報與海底電線等。英國之便士郵費至今視為平常,若在腓特烈大王時代之人眼中觀之寧非怪事。英國當一八三九年以前短距離間之郵費每函需一仙令,路途較遠者則郵費亦較多。至一八三九年喜爾(Rowland Hill)有改良郵費之主張,大不列顛島上信劄郵費遂一律改為一便士,國人無不驚異。互相通信之機會乃大為增加。郵費既減昔日閉關自守之習遂破,人民生活日益開明。其他歐洲各國群仿英國之模範減少郵費。至今全世界已有每函一律減收郵費美金二分之趨向。至今中國與美國間通信所需之時間較初行“便士郵費”時代已減少甚多矣。


電報與電話 電報與電話之發達亦殊為可驚。前者發明於一八三七年,後者發明於一八七六年。非亞諸洲之內地遂得與歐洲接近。中國國內巨城均通電報,同時並可與巴黎直接通電。一九○七年十月馬可尼(Marconi)建設無線電報以通歐美兩洲之消息。至今則無線電話已可自美京華盛頓(Washington)以達於法國之巴黎,將來或能倍遠亦未可知。 2.商業上之競爭帝國主義傳道教士


外國市場之競爭 自實業革命以來歐洲之生產力日大;自運輸便利以後貨物之分配日便。凡此諸端合而產出國外市場之激烈競爭。亞非二洲人民之無力自衛者其領土幾皆為歐洲各國所占領。而歐洲之商業觀念亦遂流入中國與日本,輪船往來鐵道建築正與歐洲無異。同時歐美兩洲之資本家每投資於退化之國家,以興築其鐵道與發展其礦產,殖民與傳播文化之事業益為促進。僅英國一國投資於外國者已約有二十萬萬元之巨;俄羅斯實業上之資本屬外國者得五分之一;中國之鐵道亦多用外國之資本造成。至於南美洲巴西,倍諾斯愛勒與法爾巴來索(Valparaiso)之銀行多有德國之資本,足以激起實業之振興與鐵道之建築。


帝國主義 歐洲諸強國之外交及商業政策類皆以二種大力為根據,即工廠之要求市場與資本之要求投資機會是也。歐洲各國之盛行“帝國主義”(imperialism)其原因亦在於此。所謂帝國主義為一種增加領地之政策,其目的在於監督其地之出產,壟斷其商業,並投資其地以發展其天產。有時此種主義取一種武力合並之形式,如美國之強占夏威夷(Hawaii)群島與德國之強占多哥蘭(Togoland)即其著例。有時亦取一種劃分“勢力範圍”之形式,為將來實行占領之預備。有時所謂帝國主義者在於獲得弱國之租借地,如歐洲人之在中國,與美國人之在墨西哥是也。


傳教事業為帝國主義之實行者 帝國主義之實行基督教之傳道教士每為其先驅。基督教徒中頗有服從《聖經》中之言者:“爾其入於世界,布福音於萬物。”歐洲人一旦知有新地,傳道教士每與商民及軍士連袂以趨之。當美洲及東航之道發見以後芳濟與多明我兩派之托缽僧冒險以赴之,以傳道為事。至一五四○年間並有耶穌會中人傳道甚力。


舊教徒之傳道事業 一六二二年羅馬舊教教會有組織規模宏大之傳道機關之舉,其機關至今尚存,名曰信仰宣傳部(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其總部設在羅馬城中,內有紅衣主教二十九人。設有專門學校以訓練傳道教士及學習各種應需之語言文字。土耳其、波斯、亞拉伯、印度、暹羅、安南、馬來半島、中國、高麗、日本、非洲及太平洋中之坡裏內西亞(Polynesia)諸地,舊教信徒以百萬計也。


新教徒之傳道事業 宗教改革以後新教徒對於傳道事業並不熱心。荷蘭人於一六○二年始實行傳道於南洋群島;英國人亦曾注意及此。新教徒所組織之傳道機關以一六九五年英國教會所創設之“提倡基督教知識社”(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ristian Knowledge)為最早。至十八世紀監理會與浸禮會二派之教徒有合力傳道之舉。美國傳道國外之事業始於一八一○年。是年有“美洲外國傳道部”(American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之組織。不久美國各派教徒各有傳道部之組織,其傳道事業之盛及其力量之厚竟能與歐洲相埒。聖經會亦專心於翻譯基督教之《聖經》為各國文,傳布甚廣。


傳道事業與文化 傳道教士不但將基督教宣傳於世,亦能並將科學觀念與近世發明遠播他國。向無文字之民族教士每發明字母以啟發之。破除迷信,消滅食人之習,並有功於女子地位之提高。同時亦有建設醫院及學校者。教士之探險及調查大足以增加吾人對於世界及其居民之知識。所製地圖及科學報告亦頗有精美者。


傳道事業與歐洲勢力之擴充 然傳道教士中亦每有絕不明了各國之文明者,對於中國、日本、印度每痛罵其習慣之不良與成見之非是。攻擊太過,反激起不信基督教者之仇恨。教士之被虐及被殺者時有所聞,非無因也。


仇殺結果每引起各國政府之武力幹涉,而各國政府亦每假保護教士之名以實行其侵略土地之實,中國之租借地與勢力範圍即其最著之例。 第二十四章十九世紀中之英國殖民地 1.英屬印度領土之擴充


英國領土之擴充 關於英國與他國之爭奪殖民地—與荷蘭之爭香料群島,與西班牙之爭南美洲商業,及與法國之爭印度及北美洲—吾人已述至一八一五年之維也納會議止。自此以後英國遂為世界商業之首領。十九世紀中英國人盡力於發展印度、非洲、加拿大及澳洲之富源。


十九世紀初年之英屬印度 十九世紀初年之英屬印度領土有孟加拉一帶地及沿恒河流域以達於德利。印度東部沿岸一帶地,印度半島之南端及錫蘭島,西部之孟買,及蘇拉特(Surat)以北一帶地亦無不在英國人掌握之中。此外並有受英國保護者,如海達拉巴(Hyderabad)等地是。蒙古人所建之帝國自此四分五裂無複一統之望,居於德利之皇帝徒擁虛名而已。法國與葡萄牙之殖民地無不日就衰微。印度半島中之能與英國為敵者至是僅有一種政治組織而已。


馬刺塔戰爭 此種政治組織維何?即印度內地土酋所組織之馬剌塔(Mahratta)同盟是也。同盟之領土凡由孟買海岸向內地一帶之區,其西並以山為界。然諸土酋雖組織同盟,而此界彼疆互相猜忌,外患稍息內亂隨來。假使若輩無蠻觸之爭,則英國人之勢力定有被挫之一日矣。然諸酋之相爭延綿不已,英國領土與之接觸者每苦其騷擾。英國人卒於一八一六年至一八一八年間遣兵與之戰而奪其地。諸土酋多為英國之附庸,以迄於今。


英國擴充勢力於中國之邊境 當英國人平定印度內亂之秋,同時並伸其勢力於印度北東西之三部。印度北方邊境沿長六百英裏,介於喜馬拉雅山及恒河間者有人種曰廓爾喀(Gurkhas)者居之,時起騷擾。往往下山劫掠,村落為墟。盜首數人組織同盟,附屬於一總督,占據尼泊爾(Nepal)自號王國。屢思南下以占恒河流域一帶地。卒於一八一四年至一八一六年間為英國人所敗。英領印度之國境遂與中國之西藏接觸。


緬甸之合並 當英國人與馬刺塔及尼泊爾戰爭之日,正緬甸人西犯孟加拉地方之時,緬甸人初不知歐洲人軍隊之強盛,以為不難一戰而敗之。不期於一八二四年至一八二六年間為英國人所敗,並割孟加拉灣東岸一帶地於英國。英國人之勢力從此遂及於印度之外。至一八五二年英國緬甸之間再起戰爭。英國人遂奄有伊拉瓦底河(Irawadi)流域及仰光(Rangoon)以南沿岸一帶地。


信德及判查布諸地之征服 英國人既征服緬甸之地,乃轉而注意印度之西北境。沿印度河(Indus)兩岸之地名信德(Sind)者肥沃異常。有土酋(Amer)統治之,頗不馴,為英國人患。英國人借口其政治腐敗政府無能,於一八四三年遣兵入侵其地,遂滅之,據其地為己有。不久英國人又與信德西北之塞克(Sikh)種人戰,又得印度河上流判查布(Punjab)之地。英國領土之境遂與阿富汗相接。英國人於武力侵略政策以外並用“和平同化”(peaceful assimilation)之策。當總督大賀胥(Dalhousie)在任時代(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六年),凡遇土酋絕嗣時莫不改其保護國為行省焉。


印度不滿英人之原因 英國人武力侵略之跡既著,印度人大恨。英國領土中之王族及官吏因失勢而抱怨;至於附屬國中之土酋亦頗厭英國人之壓製。回教徒既恨基督教之入侵,又痛一己勢力之被奪。而馬刺塔人亦以英國人作梗不能實現其馬刺塔帝國之計劃,故對於英國人無不側目。


脂肪彈筒之激變 印度亂機之四伏既如上述,至一八五七年英國人有整頓軍隊之舉,亂機遂發。蓋當一八五六年英國人鑒於法國人所發明之新槍便捷可用,遂購而給諸印度兵。新槍實以紙造之彈筒,內裝火藥及子彈。為裝彈便捷起見,筒外塗以脂肪。唯兵士須以齒齧去筒之一端以便著火。


兵變 英國政府之引用新槍也,初不想及印度士兵之宗教習慣。印度入手觸牛脂視為較死尤惡,回教徒之視豕脂也亦然。英國政府聞之,允廢新槍而不用。軍心為之稍定。一八五七年五月米刺特(Meerut)之兵士不願使用新彈,英國人處以監禁十年之罪。印度兵群起不平,遂叛。五月十一日德利城中兵變,盡殺城中之英國人,並圍困英國之駐防兵。不數日間印度之西北部無不叛亂。勒克瑙(Luknow)城人口凡七十萬,亦起而與英國人抗,困英國兵士於壘中。城南四十英裏之地有孔坡(Cawnpore)城,其地英國人之被殺者凡千人。至七月中旬凡澳德(Oudh)及西北一帶地均叛英國而獨立。


叛亂之平定 米剌塔之兵既叛,東印度公司總理急電孟買、瑪德拉斯、錫蘭諸地求援。其時叛亂之地雖無鐵道,幸有電線故消息靈通。名將坎柏爾(Collin Campdell)為拿破侖戰爭及克裏米亞戰爭中之老將,率兵來援勒克瑙。至十一月竟解其圍,而英國兵士之困守者至是蓋已六閱月。其時印度兵亦有忠於英國人者,英國人又得沿海諸省之援助,各城之叛相繼平定。至十一月下旬亂事已平,然英國人所費亦不資矣。英國人之懲辦叛黨其殘酷亦正不亞印度人也。


女王維多利亞之取得東印度公司政權 兵變既定,英國國會遂實行改革印度政府之舉。東印度公司之統治印度者前後凡二百五十餘年,至是乃奪其政權歸諸英國之中央政府。一八五八年十一月女王下令凡東印度公司所訂之條約一概繼續有效;印度諸王之權利照舊維持;印度之宗教自由一概仍舊。另派總督一人以代昔日之公司總理。公司董事之權讓諸新設之管理印度大臣(Secretary of Statefor India)。廢德利之蒙古皇帝。一八七七年一月一日維多利亞進稱為印度皇後。至今印度之人口得三百兆人,麵積得一百七十七萬三千方英裏,均屬英王治下。


兵變後之進步 英國政府之在印度者自兵變後注其全力於國內之改革及西北境之保護。士兵之數日減,白人之數日增,凡炮兵純以英國人充之。於一八六○年及一八六一年適用英國之法典及刑律。建築鐵道不遺餘力,軍事上得朝發夕至之功,商業上有運輸便利之益。紗廠林立,城市勃興,印度之海外商業七十年來增至二十倍。報紙凡八百種,以二十二種方言印刷之。振興教育,學校蔚起,全國學生得五百萬人。


印度自治之發端 總之今日之印度工業及教育之革命正在進行;而參政運動亦正在開始。英國政府深知此種民族精神之不可遏,於一九一五年,一九一六年及一九一七年通過三案以謀印度自治之進行。建設立法機關一,包二院。二院議員以民選者居其多數。各省亦許其建設立法機關,並多予土人以充任官吏之機會。然至今印度人尚以為未足,頗有主張脫離英國而完全自治者。故各地人民時有革命或暴動之舉,英國政府幾有窮於應付之勢也。 2.加拿大領地


魁北克議案 當一七六○年英國人建設政府於加拿大時,英國人之在加拿大者僅得二十六萬五千人,其餘均法國人也。英國、法國兩國人因人種、語言、法律及宗教之不同,故此疆彼界畛域極明。英國人人地生疏,故其政治設施多不適當。至一七七四年美國將獨立之際英國人深恐加拿大人之攜貳,故英國國會通過著名之魁北克(Quebec)議案—為英國史上最重要議案之一。其時各國尚無信教自由之規定,而該案竟承認基督教,許教士得征收教稅,維持法國之民法,並聽法國習慣之存在。


保王黨之在加拿大者 當美國獨立時加拿大人多忠於英國。法國人雖援助美國,而保王黨之自美國入加拿大者紛至遝來,安居樂業。若輩多居於濱海諸省及上加拿大,自稱為統一帝國保王黨(UnitedEmpire Loyalists)。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