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靖康誌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十二章 柱國(一)(1/4)

尾隨金兵,若即若離;初戰小挫,鎮靜自若。


巧計渡河,金兵無功而返;銜尾直追,胡虜倉惶北顧。


種相公用兵,古之良將不過如此!


——《英雄遲暮:種師道》


靖康元年三月初二,金人從京城撤圍;宗翰、宗望合兵北上。


種師道以檢校太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節製諸路勤王之師,率軍跟在金兵的後麵,護送友軍出境。


宋金雙方既然已經簽訂了盟約,就不能再把對方算作敵人,稱呼友軍也還適當。但是,種師道從來就沒有把前麵的十萬大軍當成朋友,隻怕對方的統帥也懷著同樣的心思。金兵走得很慢,每天僅行四十裏,一直到三月初六才到達鄭州境內的原武,似乎他們並不著急。種師道走得更慢,每天行三十裏,行軍之前,派出三千名遊騎,探察五十裏內金兵動向。老帥用兵不可謂不謹慎,但是,似乎有些謹慎過頭了吧?


種師道麾下,三十萬勤王之兵,說起來是不少,看著也挺多,種師道心裏清亮得很,沒有什麽東西能夠瞞過他的眼睛。說是三十萬,大宋軍隊吃空額非常嚴重,最少會有兩成半的缺員。再加上老弱病殘,混飯吃的主,剩下能做戰的絕對不超過二十萬。


他手下的騎兵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兩萬人,分散在各部,聯合作戰能力不得而知,以這樣的兵力對抗十萬金國鐵騎,結果不言而喻。


就是這樣的兵,還都是大宋軍隊的精華,來自四麵八方,互不買帳,互不服氣,戰鬥順利還行,一旦形勢危急,指望他們互施援手,希望更是渺茫。


種師道老了,已經七十五歲了。出身名門,以文資將兵,掛樞密副使頭銜,京畿兩河三路宣撫使,人人稱相公而不名,榮耀已極,還求什麽?他親眼看著弟弟種師中戰死沙場,他可不想落個同樣的下場。一旦出事,自己名節是小,手下這些人馬灰飛煙滅,大宋也就完了,他們種家將陷於萬劫不複之境地。為國為家,他都不能不慎之又慎。


況且,這些驕兵捍將也不是那麽容易指揮的。


初七日,金兵搜集船隻,準備渡河。金人共得大小船隻百餘艘,一次可以渡過兩三千人。


初八日,金人渡河。


三千名籃旗探馬,走馬燈一般,將各種消息送回大營。中軍大帳之內,議論熱烈,戰意昂揚,一時間每個人都變成了無敵勇士,金人在其眼裏不過是跳梁小醜而已。其中,劉延慶、劉光世父子,折可求、折彥質叔侄請戰最為急切。保安軍劉家雖然在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