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聞洗冤黃天枯(1/3)
冬季的凜冽,灰暗,仿佛吞噬了周圍的一切,令生機漸漸枯落,萎黃。生命如果逝去,是不是代表死亡?冤屈的靈魂孤苦遊蕩?
趙雲的破腹一刺,快速驚覺,威力驚人,劉冠離初次涉足江湖便遇此人,是自信的狂妄令他迷失了?在生死關頭,他以“難堪”的“棄劍”之招才化險為夷,如果銀槍破腹而出,血濺當場,逝去的生命就此結束?趙雲顯然不是這樣的魯莽之人,劉冠離雙掌全力握槍之時,截住了槍勢,忽然感覺槍頭灌入的內力在無聲無息中流逝,原來趙雲有言在先,這場比試點到即止,在出槍之時留有餘力,當看見劉冠離“棄劍”之時,也在緩緩地卸去內力,做事光明磊落,這就是趙雲。
劉冠離使的“九天劍舞”,“識途知返”這兩招,都是“淩寰派”的上乘劍法——“百靈劍法”,皆由動物之變之形幻化而來。“靈”者,神奇的生命,《楚辭·怨思》中提到“合五嶽與八靈兮”指的是“八方之神”,也喻作百獸敏捷迅速,狂怒無忌之本性。“九天劍舞”源於“鳳舞九天”之說,鳳凰翔舞九天,姿態耀美,形惑眼迷,化劍萬裏,勢走八方,“識途知返”源於“老馬識途”之說,迷路的老馬可以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一縱一回,縱劍蓄勢,回劍必殺。
話說折劍返回之際,正是趙雲卸力之時,倏忽,劉冠離借槍勢令身體騰空,單腳直踢槍頭,劍回右手。接著,他又運用輕功緩緩下落,趙雲的雙腿也運勁快速立起。
他們二人各自回神後,劉冠離首先開口:“子龍兄槍法猛中藏巧,柔中顯妙,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小弟甘拜下風。”劉冠離對趙雲的稱呼從之前的“趙兄”轉變為“子龍兄”,可見他已把趙雲當了真正的朋友。
趙雲聞之回道:“誒,冠離兄弟自謙了,你的劍法‘防’中見‘疾’,‘攻’中驚‘狂’,如此年紀內力也不俗,假以時日必可更上一層樓。”
雙龍彼此心中都對對方的實力表示欽佩,在“點到即止”的話音剛落,二人的對決似言語娓娓道來,在“點到即止”之後,雙龍既不乘人之危,也不窮追猛打,隻為切磋,隻為交朋友。
互相讚美一番後,二人不禁相視一笑,莫名的故人重逢之感更加深重。
劉冠離問趙雲:“如今天色即將天明,原來子龍兄有晨習武藝的習慣?”
趙雲答:“勤加練習,不斷提升武藝,有朝一日才能領兵殺敵,在這亂世中為國安邦,為民安居。”
“子龍兄為民的誌向倒與我不謀而合。”劉冠離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八個字蠱惑民心,不知子龍兄又對‘黃天’怎麽看呢?”
這時,一種惆悵爬上趙雲的臉龐,他低語:“當今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