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重生之山月兒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28節(2/4)

桌凳盆碗、院子裏外,連拐角、崖麵上的雜草都要擦洗、打掃得幹幹淨淨,除舊迎新。窯洞牆麵上重新糊上白紙,窗戶玻璃擦得明亮,並貼上母親早剪好的大紅窗花,窯內看起來煥然一新。


二十九,母親燒了好幾鍋熱水,讓家裏所有人都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洗去了一年的灰塵和煩惱。


當地人習俗:正月裏不許動刀剪。


母親給月兒剪了頭發簾,並剪去分叉的發梢。同時父親用推子給青墨理了個小平頭,然後再指點著青墨給他也理了發。


看父親邊愜意地哼著曲子邊刮胡子,青墨在一旁躍躍欲試,連連說自己也有胡子需要刮幹淨。父親輕蔑地看了他一眼,沒理會他。


月兒瞧著青墨沮喪地對鏡子照自己鼻子下嘴唇上那淡淡一層細小絨毛,不禁好笑不已。


大年三十的早晨, 父親和青墨早早起來開始貼對聯和門神,窯裏掛上年畫,就連糧倉和水缸都貼上大大的倒福字。家裏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年終於來臨了。


“三十早上吃攪團,一年到頭夠攪纏”。除夕日的早飯就是攪團。攪團教團,就是攪成一團的麵食。月兒是第一次見識這種極富鄉土特色的食物。她懷著極大的好奇和新鮮感同母親一起做攪團。


纏攪團很有講究。其材料是今年新產的玉米麵。


等水燒開了,母親把玉米麵慢慢地撒入鍋裏,邊撒邊攪,等成糊狀後,就開始用力地攪。先開始做得稠點,然後再一點一點地添點水,再攪,慢慢調到合適為止。


攪團的關鍵就在一個“攪”字,要不停地攪,才能均勻筋道,否則,做成的攪團太稀則軟不筋道。纏攪團對火候要求也很高,一邊攪,一邊保持不大不小的火候。火大就糊鍋,火小,攪團不冒泡,冒著泡的攪團自有一種筋道。


月兒不緊不慢地拉扯著風箱,不停地往灶坑裏均勻地添秸稈,保持住最佳的火候。


母親則手拿鍋鏟,掄著胳膊不停地沿著一個方向攪。鍋裏的攪團快樂地冒著泡泡,細細的汗珠就從母親的額頭滲出。月兒要幫忙攪,母親不讓,說怕兩個人的力道不同,攪出的攪團不筋道不好吃。


攪團做好後月兒用帶窟窿眼的漏盆做成“麵魚”,母親則喜歡晾涼後切成塊。然後澆上蒜泥、辣椒麵、醋拌成的調汁才開始吃。


月兒是第一次吃玉米攪團。那種爽口、光滑、清涼而不失一股玉米的香味,簡直是一種享受!她想起自己曾經吃過的涼粉,應該是用蕎麥粉做成的。不過那時吃的都是小吃攤上賣的,象如今這樣自己親手做來吃,卻還是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