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前浪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五十八章? 明白了(1/5)

何群玉的忽然重視,當然是有原因的。


音樂的日銷榜,並不是想上就能上去的,在沒有名氣加持、沒有唱片公司或音樂網站給出的大流量重磅推薦的加持之下,要上去,就更難。


又更何況,以何群玉從業多年的經驗來看,《竺少女》這首歌隻是從耳朵邊過了一遍,他就可以斷定:這首歌絕對不可能賣得好!


然而,它居然引起了話題,而且是在公司沒有砸進去一分錢的情況下,外站的音樂愛好者完全自發地建立了話題,並且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然後又反過來借助著這股人氣和流量,登上了音樂的日銷排行榜。


盡管目前隻是第11名,後台的銷售數據也能看到,這首單曲到現在上市十二,總銷量才隻有1萬份而已,但這股風卻已經刮起來了。


至少是坐在他這個位置,已經能感覺到微風掠過耳畔了。


尤其是……這個“自發”很關鍵!


這明喜歡這首歌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反過來證明,自己對市場、對消費者的口味判斷,出現了偏差了。


惟其如此,這個現象就更加值得重視!


別管從事什麽行當,最怕的就是摸不清消費者的口味!


何群玉入行多年,本就是從銷售和宣傳上起家的,近些年被邀請來執掌大旗唱片,也一直都對這一塊兒抓得很緊。


在他自己而言,他認為自己這個執行總裁的崗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溝通好歌手和市場這兩端——這邊要幫歌手隨時了解市場的動向,以精微地調整他們的曲風和取向,那邊轉過身去,又要把歌手的作品成功地推向市場,以引領潮流。


在過去,他的工作卓有成效。


但現在,借由一首《竺少女》的忽然幅度躥紅,使他一下子意識到,市場的口味很有可能是要有變化了。


這不奇怪,大眾的口味幾年一變,是很正常的。


而好的歌手、好的製作人和好的唱片公司總裁,就是要去及時的抓住這個風潮,跟上它,做到隨時而動,這樣才能保證一直不掉隊。


所以,他迫切需要從製作者彭向明這裏,得到一點思路。


但這個時候,彭向明被問到這個問題,認真地想了想,卻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