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直播之環球探險家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2章:小插曲(2/3)

拿華夏墓葬文話來講吧,一般情況下,華夏北方大部分的土地,大都是由生土組成的。”


但咱們古人根據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習俗,在生土上挖出墓坑或墓道、墓穴。


然後將棺槨下葬後,再把土回填夯實。


這樣,墓坑、墓道和墓穴裏麵的土就變成了熟土,因為它已經被人類翻動過,改變了其原來的結構與質地。


探掘出泥土的不同特性,這就留下了證據發現它們的痕跡,而“洛陽鏟”一旦撈出了熟土,再經過卡邊、定位,那麽這座墓葬就被鎖定了。


有一點需要明白,學考古的在用“洛陽鏟”進行鑽探時,每平方米打五個孔,俗稱“梅花孔”,淺則一、二米,深則數十米。


春秋戰國時期封土多為青色膏泥;唐、宋陵墓則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秦漢時期由於人們迷信水銀、朱砂、玉器的防腐作用,用於墓葬中,這些都會影響土質,發出特殊的氣味,有經驗的人一聞即知。


在咱們國內,業界甚至鬧過一個笑話,隻要你帶把洛陽鏟和刷子,就是考古學家了。


這當然是玩笑話,明考古學家的裝備還是非常差,更重要的是看個人經驗。


不少直播間的觀眾這些年看了各種關於盜墓,摸金校尉的電影電視劇,一個個分金定穴,觀山察水拍得神乎其技,各種牛逼,電影裏主角就跟開了掛一樣。


此時他們聽到李銘對於這些知識的講解,不由得大為感慨。


【美食界扛把子贈送給主播一張辦卡!加油,講解的不錯,平日很少聽到這些東西】


【義薄雲王大吊贈送給主播999個魚丸!還不錯,總算知道哪些摸金校尉為什麽那麽屌了】


見到有人給自己送禮物,錢多錢少無所謂,這份支持自己的情誼讓李銘大為感動,他一一謝過之後露出笑容道;


“其實在咱們華夏明代萬曆年間,浙江海寧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官,這給了他周遊全國的機會,沿途見多識廣,領略各地風土人情,鄉間俚語,後來他就寫了一本《廣誌繹》,用以記錄各省地理風俗。”


這本書卷:“洛陽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轆轤汲綆有長十丈者。然葬雖如許,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則發。周、秦、漢王侯將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塚墓大隧道至長裏餘者,明器多用金、銀、銅、鐵,今三吳所尚古董皆出於洛陽。”


書中這裏提到一些出土文物,看來明代洛陽就有盜墓風氣。


所記“鐵錐”,能入土及墓頗深,這就是幾百年前洛陽曾經使用過的一種專門用於探尋地下古墓的鐵鏟,也就是洛陽鏟的前身。


另外,華夏任何一朝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