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漢末縱橫天下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十一章 太學(1/4)

太學在雒水南岸,呂煜與王寧從開陽門出城,過了橋,便到太學外了。


庠序,辟雍。


環水帶橋,遠遠的高樓便是明堂。


但呂煜的目光隻是定格在近處的太學身上。


若近處,這話得也不太合適。


因為太學太大了。


漢武帝時,采納董仲舒“人三策”,“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下之士”的建議,於京師長安設立太學。


王莽時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太學零落。


當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後,戎馬未歇,即先興文教。


漢光武帝起營太學,訪雅儒,采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雲會京師洛陽,於是立五經博士。


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學講堂“長十丈,寬三丈“。


永建六年,漢順帝詔修:趕學,“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每年用工徒竟達11萬人,營建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至漢質帝時,太學生人數已有萬餘人。


東漢末年,太學生雖有減少,但也有近兩萬人。


遠遠望去,是一眼看不到頭的房舍。


太學有祭酒,也就是後世的校長,祭酒下麵是博士祭酒,相當於政教處主任,其下便是五經博士,是各年級不同學科的組長。


西漢之時,隻有五經博士,五名博士分別對應《詩經》《尚書》《禮》《易》和《春秋》五本儒家經典。


一名博士可以傳授數百甚至上千名子弟。


當然,博士雖然是大儒,也善傳道授業,但更多的是博士子弟中的佼佼者代為傳授知識。


像是博士親自教導,那最少也得是記名弟子。


否則隻有在講座的時候才能得到博士的傳道授業解惑。


當然,隨著時間發展,五經博士早就不止五人了。


到東漢末年,起來五經博士已經有十六人了。


《易》有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