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我怎樣寫小說(精品公版)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介紹《柳樹井》(1/2)

介紹《柳樹井》


為了配合新婚姻法的宣傳任務,在一九五一年的冬天,我寫了《柳樹井》小型歌劇,希望給北京的群眾春節文藝活動增加了一個小節目。


從內容上說:《柳樹井》的故事是由耳聞目睹的情形中想象出來的,並非絲毫不假的真人真事。婆婆大姑子欺負“媳婦”,在檢查新婚姻法執行的狀況以前,是相當普遍的事。我就以這為主題,捎帶著談到買賣婚姻、童養媳,和“小女婿”等等的流弊。故事中也有一對青年男女為了婚姻自由,進行鬥爭。這雖然是一個副筆,卻可以說明:要打倒封建的婚姻製度,必須鬥爭。幸福與自由不是平空掉下來的。


我要借著這個小故事啟發群眾,也啟發某一些不認真執行婚姻法的幹部們,所以描寫了一位老村長,和一位婦聯主任。老村長是個好村長,但是對婚姻問題的看法有點守舊。我很留神地描寫他,怕把一個老幹部醜化了。我把婦聯主任寫成正麵人物,為的是形容出新社會的婦女怎樣有了組織與力量。


從形式方麵說:在一動筆的時候,我就決定了:歌劇應以歌唱為主,不應是“話劇加唱”,所以全劇中的話白很少。民間的戲劇和曲藝大半是以歌唱為主,外國的歌劇也是以音樂歌唱為主的。


雖然我是要寫一篇通俗的歌劇,可是我把舊戲裏的可以刪去的場麵都刪去了。在《柳樹井》裏,角色們出來就唱,沒有念引子、念定場詩、自報姓名、叫板等等不必要的老套子。有了那些老套子,全劇就會枝冗不緊湊,損失些戲劇性。這,或者也可以算作“突破形式”吧。後來,我看到各處的演出,觀眾們並不因為沒有那些老套子就摸不清楚劇情。這個小戲夠演一個半鍾頭的。假若添上那些老套子,就會拉長到兩個鍾頭或兩個半鍾頭。時間拉長了,情節也許就顯著很單薄,減少了感染力。文藝作品須精煉,不要冗長。


為了劇中情節緊湊,用人少,容易排演,我把用人多的場麵(像招弟在群眾麵前控訴婆婆大姑子)作為暗場,因為群眾的場麵是不容易處理的。聽說:有的地方出演此劇,把暗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