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3)
回到楚王宮的羋良夫幾日來一直心緒不久,仰臥好久,在眾多愛妃的捏腳捶腿和溫存安撫下,總算從北伐途中的龍卷風驚嚇中緩過勁來,但心中仍是煩悶無比。
他素來自負,覺得自己是曆代楚王中最英明的一個,遠遠勝過先祖。他們打打殺殺地折騰了幾百年,楚國還是楚國,中原還是中原,楚國連淮水都不能越過。隻有他運籌帷幄,敢於舉全國之兵進行北伐。祖先楚莊王雖然英武,一鳴驚人下人皆知,用十幾萬具屍體換回來的也不過是三幾年霸主、數百裏土地而已。
祖父楚悼王殫精竭慮,犧牲朝局穩定換來強兵富國,也不過是個中原不敢來犯的格局,又能如何?羋良夫經常為先祖們的蠢笨感到滑稽可笑,覺得他們實在是錯失了諸多好機會,不夠大國王者的風範。自己應對下的策略則是,敬畏地,敬鬼敬神;不圖虛名,唯求實利。絕不能做列國中的盟主,因為那是眾矢之的。下紛爭,鹿走無主。那些庸常的君王僅僅注目於肥鹿而無法顧及左右,他們如何能像自己,看得如此深徹?
羋良夫很是為自己自豪了一陣子,他在王庭之上對大臣們:“本王的大策是從老子那兒來的!老子,老子你等知道麽?我大楚國的聖人啦!你等都給我好好讀《老子》,每人一百遍。讀完了,才有議論國事的資格,知道嗎?”
從那兒以後,吟誦《老子》的悠揚聲音彌漫了宮廷內外,君臣議事,老子的典籍也頻繁出現。“不尚賢,為無為”,“夫唯不爭,故下莫能與之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治大國若烹鮮”等等,成了終日嗡嗡哼哼的朝堂樂章。
這次北伐,中途夭折,楚宣王覺得太窩囊,策劃三年的大軍北上,卻被一場大風吹得煙消雲散。
接下來,魏國齊國的威脅定會接踵而至。想想自已做國君這麽多年了,《老子》大策遲遲不得伸展。全部心誌,原本都傾注在這次北伐上,如今竟成了竹籃打水,顏麵何存?雖然他還是那麽豁達,心事卻越來越重,本來就肥碩的身子,也就更加肥碩,如同楚國水田裏的老水牛,整日呼哧呼哧地大喘息,分不清是熱的還是累的。
幾日前,退朝回宮的羋良夫苦思無計,在交趾“黑玫瑰”的身上,他忽然心動,靈光一閃,一個奇妙的主意浮上心頭。仔細琢磨,大是得意,愈發覺得這是意。他立即找來中大夫江乙,密商了整整一。
第二,江乙就轔轔北上了,他秘密使命是尋找兩個下聞名的星象家甘德和石申。
楚宣王要知道下的興亡大勢,要根據機來決定自己的大策。不能再等待了,他想封這兩個高人為“大夫”,永遠留在他身邊,隨時告訴他上的奧秘,好讓他順行事,大振國威。
正在他心神不寧的時候,飛騎來報:“江乙大夫已經到了郢都北門,兩位高人同車來到。”
羋良夫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立即吩咐備車,親自迎出北門,將兩位高士恭恭敬敬地送到早已經準備好的隱秘大宅,並派了兩百名武士嚴密保護。
從那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