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曆史上的二把手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五章 交換中的效益加減(1/6)

奇貨可居——呂不韋的生意經


有錢人的心理就是:錢越多越好,而成本越少越好。在這種邏輯思維模式下,“零和”遊戲顯然沒有“雙贏”遊戲有誘惑力,“零和”的觀念也逐步被“雙贏”觀念取代。在交換的前提下,效益的增減反映著絕對的優勢和劣勢。


中國過去是個重農輕商的國度,自古以來,經商便被視為“賤業”。古代的四大行業,所謂“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商業是排在最後的。一提起商人,人們便會想到“無商不奸”、“為富不仁”之類,從對商業和商人的歧視這個側麵,也說明中國古代的商品經濟極不發達。


《史記?貨殖列傳》是古代唯一一篇專門為商賈立傳的作品,這在當時和之後近兩千年的時間裏,可謂驚世駭俗之作。雖然司馬公的思想是先進的,但迫於世俗的壓力,他特意將《貨殖列傳》放到了全書的最後,在《日者列傳》、《龜策列傳》之後,以示商人連算卦、看相的地位都不如。商賈在社會上的地位很低,商業卻仍是致富最快、富有魅力的一個行業。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引用了一句當時的俗語:“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依市門。”這句商諺所總結的規律,可以說亙古不變,直到今天也沒過時。


根深蒂固的專製製度導致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長期停滯。在艱難的環境中,中國商人頑強地生存著,每朝每代偶爾也會出現幾個富商巨賈。回顧一下他們的經商曆程,總結一下他們的商業經驗,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應當不無裨益。


在商人的視野中,人都是具有潛在利潤的商品。譬如說起當前比較熱門的風險投資,稍有曆史知識的人便會想起兩千多年前戰國後期的經國巨賈呂不韋。他一眼就看出這位落魄的秦國太孫“此奇貨可居”,是不可多得的“績優股”,呂不韋要“放長線釣大魚”。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商人一般是弱勢的。然而一旦商人的哲學與政治的權謀聯姻了,其後果往往是震撼視聽的。


呂不韋即是一例。在呂不韋出生之時,衛國日漸衰敗。為求發展,大約在公元前265午,呂不韋便來到向往已久的趙國國都邯鄲。邯鄲城的繁華,讓呂不韋眼花繚亂。當時秦公子異人正在趙國為人質,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間派人到對方為人質,多數是為相互聯合抗秦。而秦與六國交換人質,則是所謂的遠交近攻的策略。讓異人充當這個倒黴的差使是有來由的,他的父親安國君原來不是太子,公元前267年,原立太子早逝,安國君才坐上太子之位。然而秦昭王長壽,直到安國君五十三歲時才離開人世。安國君有二十幾個兒子,而異人隻是其中一個,而且既不是長子又不受寵。異人來到趙國後,在秦趙兩國關係友好時,秦王孫異人自然被奉為上賓,可一遇兩國關係緊張時,他就成為了階下囚。


初到邯鄲,呂不韋聽說有一位秦國貴族困居在此,經過多方探聽,他把異人的身世、家庭關係、目前處境及其他方麵了解得一清二楚。


呂不韋雖花天酒地,流連於歌樓舞榭之間,卻沒有忘記他是為獲取財富而來的,是要搜索一種能大大贏利的商品,很快這種一本萬利的貨物被呂不韋發現了。呂不韋是個商人,萬事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為什麽他卻肯在一個落難的王孫身上下這麽大的工夫呢?呂不韋在跟他父親解釋時說得很清楚。他問其父:“耕田之利幾倍?”父答:“十倍。”再問:“珠玉之贏幾倍?”答:“百倍。”又問:“立主定國之贏幾倍?”父答:“無數。”於是,呂不韋說:“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餘食。今建國立君,澤可遺後世,願往事之。”後來,當呂不韋見到這位落魄的王孫時,憑他多年經商的經驗,一眼就看出:多方尋覓的寶貝就在這裏。不由脫口而出,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此奇貨可居”。呂不韋趕回家稟告父親,自己找到了可贏利的奇貨。呂不韋打算以所有家產與異人交換他未來的帝國,這是一著險棋,自然從商人的立場和眼光來看,這步棋有著非凡的魔力,等式的兩邊,一邊是萬貫家財,一邊是大秦帝國。收益一目了然。於是呂不韋開始實施他的計劃。


在決定呂不韋與異人交往那一刻起,他已經醞釀好了一個立主定國的計劃。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沒有呂不韋就不會有後來的秦莊襄王,更不會有後來的始皇帝。如果這樣,中國的曆史還會是現在這個模樣嗎?縱觀中外曆史,個人的因素起到了極為重要,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強大的馬其頓帝國就是在其領袖人物亞曆山大大帝死後馬上就分崩離析的。如果沒有秦始皇的雄韜偉略,會有日後如此強大的大秦帝國嗎?曆史不容假設,但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呂不韋的驚天大策劃成就了日後的大秦帝國,也間接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曆史。


公元前262年,呂不韋又一次來到邯鄲,他來到了異人的住所,與異人進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並說他願意傾其所有資助異人實現遠大抱負。異人聽後,感恩戴德地說:“如果您的計劃能實現,我當了秦國的國王,秦國一定歸我倆共有!”呂不韋與異人敲定後,立即照計劃執行。他先拿一部分錢財供異人結交賓客朋友,以積蓄力量,準備回國奪權。而呂不韋自己則攜帶奇珍異寶,向西奔秦而去。來到秦國,他很快就結識了受寵的華陽夫人的胞弟陽泉君,向他們遊說了一套可以使他們避災得福的辦法。當呂不韋將在邯鄲與異人策劃的方案和盤托出時,對華陽夫人說出以色事人,不能長久,年老色衰就會失勢的淺顯道理。無子的華陽夫人於是決定收異人為兒子,並誘勸安國君立異人為繼承人。既然地位變了,異人當然不能再當人質了。呂不韋施展他遊說的本領,使趙國同意送異人回國。正當異人和呂不韋歡天喜地打點行裝準備回國之際,不料秦趙間長平之戰發生了。趙王改變主意,禁止異人回國。


當異人再次被圍趙國時,正逢長平之戰,呂不韋也找不到逃難的機會。在此期間,呂不韋又成功做成了一筆交易。在邯鄲,呂不韋早就選中了一個姿容豔麗又善歌舞的年輕女子與其同居。一天,當這位邯鄲姬告訴呂不韋自己懷孕時,他計上心來,當晚就請異人到自己住宅飲酒。貪杯好色的異人得知,欣然赴約,席間見到豔麗動人的邯鄲姬陪酒,立即就被迷住了,當即向呂不韋提出將美人贈給他的要求。假裝盛怒的呂不韋日後主動將美姬送給異人,使異人感激涕零,把肚懷呂不韋孩子的邯鄲姬接回住所。公元前259年正月,邯鄲姬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政,稱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這是呂不韋的一筆投資,它的效益要在異人下一代國君身上收回。


嬴政誕生給曆史留下了千古之謎。一些記載說,秦始皇的生母嫁給異人之前,就已懷著呂不韋的兒子,這是精心設計的。另有記載說異人之妻大期而生子政。大期超過十二個月,所以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乃是當時和後來恨秦始皇的人攻擊、汙辱之詞,不足為據。可是仔細考查呂不韋和秦始皇的一生,以及後世的有關資料,可以肯定後一種說法是缺乏根據的。因為:第一,證明嬴政和呂不韋關係非同一般的記載不僅是一兩處;第二,即使邯鄲姬大期而生政,也不能排除他們有血緣關係的可能,因為呂不韋與邯鄲姬的私通,並未因她與異人結婚而中斷,這種關係一直延續到嬴政繼承王位之後。異人在邯鄲娶姬生子,樂不思蜀。誰料風雲變幻,這期間戰爭又發生了變化,給已淡卻回國之心的異人歸秦創造了條件。當時秦軍正乘勝進攻邯鄲,白起率領得勝之師攻擊,趙國的覆滅已指日可待。然而當白起攻克上黨後,等待秦王發出進攻命令時,秦國內部矛盾產生了。白起遲遲未接到發兵的命令,因而失去占領邯鄲的機會,但被困在城中的異人卻因此避免了一場厄運。在呂不韋和他用錢財結交的賓客的幫助下,異人成功地逃出了趙國。而邯鄲姬和幼小的兒子卻留在了邯鄲,在豪門勢力保護下,才幸免於難,沒被趙王捉住。


秦昭王、孝文王先後逝世,隨後異人繼位,是為莊襄王,呂不韋隨即進入秦國的政治舞台,開始展示他的個人才華。莊襄王即位後的第一道命令以呂不韋為本相,封為文信侯,以蘭田十二個縣為食邑。詔令一出,滿朝文武驚呆了,因為當朝百官無一人能如此集官、爵、食邑最高等級於一身。呂不韋本人心裏十分清楚,這不過是十幾年前在邯鄲投資所收回的利益而已。秦國大政實際是完全控製在丞相、文信侯呂不韋手上,國王隻是丞相意誌的傳聲筒。秦國由此開始了呂不韋擅權的時代。


呂不韋當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罪人,獎賞先王功臣以及對百姓施行一些小恩小惠,這使得呂不韋在秦國臣民中影響深遠。他收買人心,澤及罪人、功臣和民,就在此時,又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