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藝術創造學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三 創造的說服力(1/3)

現代形態的首要問題是:創造的唯一性原則,遇到了創造的價值論原則。


人在創造中點化自然、釋放自然,最後也要把自己和創造一起變成一種形式化了的“自然”。這第二個“自然”,就是與天相生、與民相親的客觀創造物,可稱之為“人化的自然”。


然而,既然藝術創造的成果是一種精神虛設,它又何以能與天相生、與民相親呢?


這裏就必須有一個讓精神虛設變成精神成果的“被接受”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創造的說服力。


創造的說服力是一個艱深的概念。為了說明它,我想引述一位現代畫家的話。這位畫家叫德西迪裏厄斯·奧班恩,澳大利亞人,曾任聯合國的視覺藝術委員會主席。他在《藝術的涵義》一書中寫道:


有個農民看到一個位紳士的肖像,他仔細地端詳後感歎道:“不管他是誰,這張畫極像他!”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笑了。可是當我看到倫勃朗作的他的母親的肖像時,我意識到自己實際上也有同樣的感覺,使我慢慢笑不起來了。這兩種情況都是被藝術家的說服力深深打動的結果。除了現實的說服力以外,還有一種我所稱為的創造的說服力,這和現實很少或沒有關係。創造的說服力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外行引進創造的世界。《藝術的涵義》


奧班恩還說,這種創造的說服力與真實的說服力有著本質的區別。對一位創造力勃發的出色畫家來說,“當注視著人體或動物的形體時,客觀的解剖知識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是對創造力的障礙”。對此,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乃是:“希臘雕塑的全盛期是在公元前5世紀,那時不像後期那樣把解剖應用於客觀性狀,而是應用於實際感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