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失蹤者的旅行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十二章 舊園

朋友說,這裏原有一座瀕於廢棄的舊園,因為置身長途汽車站左近,進進出出的人慢慢地多起來。但我覺得,這種判斷很可能是錯誤的。因為在汽車站候車的時間十分有限,提著大包小包的旅人們到隔壁的園子裏遊蕩,很可能被看成是腦子犯渾。但肯定有人進去過,並且在那裏留下了某某到此一遊的印記,其最大的見證就是那牆壁上的題字。某一天,有一對夫婦看見了這題字,並對著旁邊的小孫子念了出來:“碧霞,我走了,這就回濟南了。這是我最後一次在太原逗留。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輩子我都不會來了。太原成了我的傷心地。”這是一個傷感者的臨別贈言。看著小孫子迷惑的神情,老頭子對著老伴兒說:“年輕人的話。還沒有哪個地方,成了我們的傷心地。”這當然是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這從他們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來。他們在每天的黃昏時分都會到園子裏來散步。這裏的每一寸土地,他們都無比熟悉。


園子不算大,走半個來小時就可以探遍它的每一個角落,所以進進出出的人都是隨意的。而且,院牆已經一小段一小段地傾頹了,有時候人們會避開走那懸著匾額的大門,直接從敞開的斷牆處進去。走的人多了,那一截截斷牆就很可疑,似乎它們原本就是為方便遊園的人開通的。除此之外,斷牆還顯示出它的另一大功用:在來來往往的行人的眼中,園子裏的風景似乎已經一覽無餘了。但其實還不是。因為按照古代園林的建製,曲折回旋才是它的美。穿過樹木遮擋下的月亮門,可以通往後花園。那裏才有最正點的風景。如果是夏秋季,後麵的園子裏會有開得正嬌豔的花,燦爛的陽光從旁邊高大的喬木的樹杈間投射下來,像碎銀子似的。每當暮色降臨,還會有各種昆蟲從隱藏的洞穴裏鑽出來,在朦朧的光線中,上演一出出夜的交響樂。


我的朋友就住在這園子的南邊。附近有一條窄小的巷子直通他所住的那幢居民樓的門前。我們沿著這條巷子出來,從斷牆處進到園子裏。月光下園子裏人跡罕見,但也有兩三對談情說愛的男女到這裏來幽會。是幽會這樣的聯想把我們的時間觀念打通了。我們談論這園子的來曆,朋友說,依照院子裏一通石碑推斷,它應該是唐代一位官員的故居。“故居”這個詞語富麗堂皇,我覺得不像,應該是他的別院才好。但也不能確定。因為曆史所載,那位官員雖然官至宰相,但素有清譽,他就選擇這樣的園子養養老,種種花草農蔬,又有什麽不好?而且按照以前的城市規劃,這裏應該地處偏遠,清幽閑雅,不失為隱蔽在繁雜都市中的一處世外桃園。那些時日,電視裏整日播放著以這位官員為原形的曆史劇。序幕中的重重暗影閃過,我就會想到這座瀕臨廢棄的舊園。


它確實應該修葺一番了。和旁邊的長途汽車站比起來,這裏簡直像是一處鄉下富戶的蔽舊院落。然而索性就保持這樣一副姿態又何嚐不好?或許隻有這樣的姿態才和曆史本身的蒼茫指向相吻合。但是後來園子被修整了,破落而將傾頹的斷牆被補充了,現在它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我們在園子的附近走過,裏麵的風景被鎖護在深院,成了難以親近的深重念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